目录
走近大家
在诗情画意中找寻真我——观父亲《王明明古诗意画百开册页集》有感析王加;1-5+10+229+218
江山还要文心养蔡世平;6-12
无边诗境入画来——王明明百开古诗意图赏析支英琦;13-31
卷首
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 胡和平:努力攀登文艺高峰胡和平;4-5
文化黄河
毛泽东与黄河的未了情缘徐中远;32-33
黄河文化的核心特征与时代价值张冬宁;34-37
珍稀黄河古地图整理研究李新贵;周学忠;38-41
文化视野
古诗词在今天为何热度依旧康震;42-43
单霁翔:文化遗产保护须融入时代见诸生活应妮;44-45
古代经典
声华当健笔,风流散金石——岳麓访碑记周旭;贾铎;47-50+46
民族艺术
太谷秧歌创新性传承发展路径探究李静;51-53
广西桂林兴安县瑶族服饰的款式及纹样特征研究宋雪玲;仰睿;戴轶彬;杜华霖;54-56
新时代背景下传统苏北琴书传承的探索与思考——宿迁琴书艺人“唐玉侠”访谈实录高恒;57-59
大数据时代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研究刘小莞;60-62
艺术教育
文化自信视域下高校音乐美育探究杨时娟;63-65
混合式教学环境下《三维软件应用》课程的改革探索与实践王书浩;66-68
基于创新创业背景下家具设计混合式教学改革的创新研究王頔;69-71
艺术基础大平台教学模式实证研究陈志;刘菲菲;72-74
论高校音乐教育在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施路径杨永兰;75-78
环境设计专业制图课程的改革实践何溪窈;79-82
文化产业
以红色文化为价值导向,引领乡村大众文化健康发展——以甘肃省会宁县乡村为例王娟丽;83-85+93
会宁红色文化保护开发与利用郭晓婧;86-89
旅游文化产业带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效益研究——以浙江省龙泉市竹垟畲族乡为例曾城皓;桂潇欣;90-93
浅谈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在乡村振兴中规划与建设的具体方式陈晟;94-97
公共图书馆家庭阅读推广策略研究焦姝芬;98-100
加强社区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与管理的有效策略分析李玉环;101-103
在电视新闻传播中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研究高泽宇;104-106
“一带一路”共建中的国际文化传播与交流合作长效机制构建探究李玮莉;107-109+128
语言文化
宋代爱国诗词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策略探微王晓晶;110-112
词典学视阈下维吾尔语学习者词汇学习有效性分析王子祯;113-116
文化视角下的《元朝秘史》汉译策略探析通力嘎;117-120
职业(技术)大学校名英译实证探析李丹璇;121-124
基于目的论研究传记文学《征服者威廉》毕丹;125-128
民族教育
红色历史在青少年中的传承路径探讨——以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为例王丽娟;129-132
“非遗”传承从娃娃抓起苏峥;133-136
如何发挥红色纪念馆的教育功能——以新四军纪念馆为例夏莹莹;137-140
音乐舞蹈
“老调”新弹,融合发展——卡姆兰·印斯《为西洋管弦乐队、土耳其民族乐器与人声而作的协奏曲》创作手法初探刘令驹;141-144
钢琴演奏中触键技巧与音色效果分析王倩;145-148
朝鲜族舞蹈《长白瀑布》涵韵的“审美意象”曹梦迪;149-151+177
关于舞台表演艺术的市场培育和观众培养路径探讨李文嫣;152-154
美术设计
优秀传统文化在油画创作中的运用分析核心探究张原源;155-158
地域文化元素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房景峰;159-161
中国民族美术对中国当代油画的影响分析董宇山;162-164
建水紫陶色泥配制多样性的实验研究报告陈添羽;关晓杰;165-167
新安画派山水创作的“虚静”观念韩耀凌;168-170
中国画人物题材创作中色彩的应用研究高瑞霞;171-173
文艺争鸣
论清代白族诗人周馥诗中的女性情怀张锡梅;174-177
文化生态语境下的西北“花儿”研究佟鑫;178-180
《哈扎尔辞典》中的文化记忆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秦瑜;181-183
谈古装历史剧的问题与出路——以《大明风华》为例曲苑;184-186
创新性思维观在古代文学作品赏析时的运用李珉;187-189
浅析中国电影国师张艺谋导演的影片表达手法——以电影《活着》为例王康;杨拓;190-193
文博天地
象牙雕刻中的匠法技艺王欣;194-196
基于增强现实的博物馆动态展示应用——以桂林博物馆为例朱叶;197-200
博物馆文化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拓展性分析刘鹏芳;201-204
不同视角下的三线建设博物馆解读研究——以都匀三线建设博物馆为例李欣晨;205-208
博物馆安全监测与应急指挥体系的构建王峰彪;209-212
基于信息技术的文物藏品管理优化策略研究霍宝强;213-216
雄诗妙词之空前集成,文化黄河的生动诠释——新中国第一套大型类编诗歌典籍《中华诗典·黄河卷》等待您的垂青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