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走近大家
取诸怀抱郭怡孮;1-19+218+229-230
卷首
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引起热烈反响4-5
本刊特稿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陈来;20-24
大运河与中国民歌田青;25-28
家风传承
专访耿莹——文化遗产不能丢,那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根源王向明;29-37
文化视野
弘扬岭南文化一定要有大格局陈平原;38-39
从世界文明发展轨迹看黄河文化黄海涛;40-43
名人信札
刘廼中收藏名人信札王大安;44-45
国宝丹青
龙藏古碑话遗韵刘瘦云;46-50
民族艺术
非物质文化遗产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探索——以东丰县特色农民画为例隋昀彤;钱方圆;周慧;路中亮;51-54
“蓝草项目”对贵州少数民族妇女传统刺绣技艺保护与传承的借鉴与启发曾玲玲;55-58
文化人类学视野下的元代服制研究范孙墨一;59-62
五凉文化对地域文化的影响探讨柴玉蓉;63-65
探析装饰艺术中民间艺术元素的应用田晓峰;66-68
艺术教育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美育教师队伍建设的困境与路径研究陈璐璐;吴修林;69-72
基于深度学习视角分析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音乐教学方法改革王璐;73-75
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高校钢琴教学改革刘雅琳;76-78
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美术教学法课程探析——以运城师专美术教育专业为例张欣;79-81
高语境与低语境文化下西方音乐专业学生学习体验之差异张琪;82-84
高中舞蹈教学中的审美价值观探讨樊怡琦;85-87
民间剪纸艺术在高职院校美术教学中的应用郭运星;88-90
关于美术课堂教学艺术的优化思考洪雅旭;91-93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美术教学中的融合研究郑巍;94-95
文化产业
数字化背景下提升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几点思考张莹;96-99
论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策略——以四川地区为例彭贵平;100-103
人类学视野下的东亢沄泉泉水文化田梁;李全敏;104-107
文化馆在群众文化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及发挥研究李玉环;108-110
文旅融合背景下文创产品的设计研究——以都江堰景区为个案刘力萍;111-113+163
语言文化
少数民族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水平调查研究——以广州市务工经商者为例亚森·不沙克;114-116+122
中医药文化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导入策略胡博;117-119
跨文化视角下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研究任俊超;120-122
民族教育发展措施研究师文海;123-125
旅游中藏汉翻译中的文化差异浅析索朗旺青;126-128
《论语》解读举隅陈岗林;129-131
音乐舞蹈
舒曼幻想曲集Op.88的音乐特征分析陆盈颖;132-134+140
中国传统音乐学科建设中的相关基本问题探讨——以十年(2010—2020)为观察点张露丹;135-140
舞蹈编创中叙事蒙太奇的运用雷诗萌;141-143
美术设计
云南沧源县广允缅寺壁画图像研究庄芷;郑展;144-147
高古奇骇 朴拙自然——陈洪绶佛释人物画研究霍泽群;148-151
“读图”时代下中国数字插画的现状分析任诗雨;陈骏洪;152-155
中国古建筑中的彩画文化内涵浅析孙凤玲;156-159
毛泽东形象的美学价值研究赵湘学;160-163
想象——艺术创作的精灵薛金凤;164-166
双碳目标下的老旧社区改造设计研究张晓然;167-169
论综合材料在中国当代油画艺术创作中的应用林善校;170-172
商业招贴中汉字字体设计的应用王琳;王师琪;173-175
文艺争鸣
“感物移情”与“及物移情”——中西方美感生成论之比较研究李妍妍;武丽娜;176-178+192
文学作品鉴赏和情感的培养思考分析张为;179-181
女权主义下的毛姆《面纱》研究张慧霞;182-184
文博天地
山东临朐馆藏纪年佛造像衣同娟;185-188
洪洞商山庙及三皇文化略谈张杰;189-192
预防性保护视角下的博物馆文物管理探究孔志刚;193-195
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利用的现状、问题与长效机制研究盛芳;196-198
贵州地方高校博物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与探索——以黔南民族文化展览馆为例许英;199-201
试论原创性临时展览的策划与推广张斯鸿;202-204
基层博物馆志愿者队伍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洪秋月;205-207
博物馆社会教育资源均等化的实现及运用李雪峰;208-210
浅谈中小型博物馆藏品管理实践中的问题与对策刘英英;211-213
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的理念与现状分析王书安;214-216
雄诗妙词之空前集成,文化黄河的生动诠释——新中国第一套大型类编诗歌典籍《中华诗典·黄河卷》等待您的垂青2